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百姓话题
今冬多地血库告急
发布时间:2011-12-13 09:27     来源:君健网

  躺在病床上生命岌岌可危的患者,因为没有足够的血源而无法手术;采集血液的工作人员,因为献血者数量不断刷“新低”而焦急万分。入秋以来,北京、上海、重庆、长春等全国多个城市的血库告急。特别是随着大风降温天气的到来,“血荒”这个涉及生命安危的话题,一次次拨动人们敏感的神经,让今冬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志愿者的温暖和爱心。

  血库告急,连续几月出“新低”

  12月3日,北京下起了第一场雪,平日摩肩接踵的王府井变得人流稀松。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采血点工作的医师郭利新在等待更多的献血者。到晚8点下班时,当天登记献血的有四五十人,最后献血成功的才三十几个。她失望地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是几个月来这里献血人数出现的“新低”。

  中国的无偿献血被认为是“靠天吃饭”,天气好坏对献血量多少有直接影响。郭利新对此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王府井新华书店采血点算是北京献血量最大的血站之一,一般来说,天气好的时候,每天会有100人左右献血。若碰上下雨、下雪、刮风等恶劣天气,献血人数会骤降到40人左右。五一、国庆节等节假日,因人流量增加,献血人数高的时候能达到每天300人以上。

  11月24日,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血液中心库存量与理想库存有三四成的缺口,今年采血量有可能比去年下降一成。

  上海的情况似乎更糟。12月4日上午10点,南京东路步行街的流动献血车很冷清。记者观察了两小时,上千人从此经过,只有5人驻足观看,没人上车献血。市内的几辆流动采血车上,都已悬挂起血液寻型启示。在上海五角场的流动献血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海血库一年需要4万余袋血,志愿捐献的只有1万袋。医院会动员患者家属、亲戚和朋友献血。但算上这些,也只有2万袋左右。另外的缺口就要靠单位或学校计划献血。据了解,仅10月,上海街头采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5%。

  而杭州的临床用血也在进一步紧缩。“我省75%以上的献血来自街头的流动献血车,这种方式很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目前,仅杭州市各医疗机构的每天临床用血量就需七百个单位,但街头采血只能满足一半的需求量。”浙江省血液中心吕杭军主任指出。

  本报联合搜狐网健康频道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千余名投票者中,53.41%的人从来没献过血;37.87%的人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献一次。由于担心献的血没有帮到真正需要的人,37.33%的人会直接把血献给身边人;26.7%出于献血安全、用途等一系列问题,明确表示不会去献血;6.54%的人表示自己献血是单位或学校的要求,属于不情愿的“被献血”。

  缺血危及患者生命

  随后,记者从医院了解到,血液短缺已迫使不少手术必须延迟。急诊、血液、心脏等科室专家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血液短缺非常严重。“眼看着患者需要做手术,却因为没有血液,只能干着急!”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张健群教授告诉记者,他感觉今年一整年“血荒”都没怎么缓解,现在只能先给危重病人安排手术,但这样一来,不排除有些本来病情较轻的患者,因在等待输血的过程中病情加重。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的副主任梅雪对此次血荒有个突出感受:用血限制得越来越严了。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一般来讲,当患者每100毫升血液中血色素的含量低于6克时,就属于贫血,需要输血。但现在一些慢性贫血、血液病、癌症晚期患者只有当血色素低至两三克,甚至危及生命的时候,才可能输上血。在处理急诊大出血病人时,以前有可能给患者一次输800—1000毫升的血量,现在一般只有两三百毫升。“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让患者通过互助献血的方式保证用血量。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王建祥教授也告诉记者,以前当天提出输血申请,等一两天就行,现在却得等上三四天,甚至更长时间。

  解决“血荒”找准六大原因

  据统计,我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7%,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哪些原因导致大家献血不积极呢?

  负面事件致信任度下降。本次调查发现,25.65%的人认为郭美美事件、用血浇花事件等新闻,影响了献血热情;26.06%担心自己所献血液的用途不明。郭利新告诉记者:“实际上,无偿献血机构虽有‘红十字’三个字,但与中国红十字会并无隶属关系。”12月7日,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承认,2011年个人捐款有很大的减少,并表示红十字会将建立更透明、快捷的信息披露机制,呼吁大家重拾信心。

  献血用途不“明确”。调查中有25%的受访者担心有可能会“白献血”,希望献血的用途能够告知。对此,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血源统筹部曹大康部长解释道,血库里合格的血液都是物尽其用。每一袋血的流向都是固定的,即使在后期检验中发现血液不合格而被报废,也是有记录的,不太可能被浪费。

  献血简单,用血麻烦。“两年前在上海献过400毫升血,今年我住院,发现用血程序很复杂。要先在医院交费,后到医院办公室开证明,最后拿身份证、病历、献血证、出院发票、住院明细清单等,到血液中心报销。既然是鼓励人们的爱心,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在沪务工人员周先生说。记者还了解到,由于各地制定的献血奖励标准、用血返还标准和返还资金来源不统一,有些献血者在用血后,要通过邮寄相关票证等方式,到献血地报销用血费用。

  “无偿献血,有偿使用”难理解。吕杭军表示,临床使用的血液本身并不用花钱。大家为200毫升血所支付的费用,其实是血液从采集、保存、检测、运送等所支付的成本费。

  对血液和献血知识不了解。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对血液和献血知识不了解”是大家不献血的首要理由。吕杭军表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占总血液5%―10%,机体会刺激器官加快制造新血液,不会影响健康。“献血会发胖”、“会上瘾”等说法并无科学依据。

  献血机制还不完善。一是目前献血仍以街头流动方式为主,必然会受天气影响,团体献血尚未发展完善,献血量增加困难;二是免费用血太过麻烦,报销程序复杂,亟待精简。

  最后,专家呼吁,彻底解决“血荒”问题,还需在无偿献血管理机制、临床用血规范上多下功夫。志愿者丁鹏建议加强宣传,可借助视频、微博等多种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无偿献血的意识应从娃娃抓起,在小学教育中应增加相关内容。

分享到:

近万支九因子紧急投放全国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国加紧培养全科医生服务基层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