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百姓话题
心理疏导,唤醒灾难过后的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2-08-09 09:25     来源:君健网

   ■ 新闻缘起

    刚刚经历了7·21北京暴雨的房山受灾群众已经开始接受医疗专家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心理专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帮助受灾的人民稳定情绪、调整心态,从而投入到家园的重建工作中。

    心理疏导这个词汇对于我们普通人似乎并不陌生,但是它具体是什么,似乎又有点模糊。心理疏导到底离我们有多近?心理疏导怎样进行?它科学吗?

    灾后心理干预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高翔向记者介绍,灾难过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从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就已经开始了。之后的2003年非典、2008年5·12汶川地震,我国政府也对灾区的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这一心理治疗过程多是针对在灾难中失去亲人、财产受到极大损失的人群,灾难对于他们有直接的心理伤害。这类人群的心理状态多在灾难过后的四周时间里有明显表现。因为心理受到创伤,个体的心理、身体出现焦虑、恐慌、不适等症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据此,可以确定这个人需要心理危机干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对有些人而言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例如台湾的9·21大地震,距离今日已经有13年之久,但是依然有受灾民众存在心理障碍,无法从灾难的心理创伤中恢复过来。

    对于经历过灾难的人群,进行的是心理危机干预,这和我们所说的心理疏导还存在着区别。所谓的心理疏导是指利用心理学知识,改变人心理的认知、情绪、行为、意志,从而消除心理困惑和轻微的心理疾病。狭义的心理疏导指建立在心理咨询与治疗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专家,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关技术和理论,对求助者进行帮助,以缓解或消除求治者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以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

    高翔对此的通俗解释是,使来访者的心理从消极中转变到积极中来,在心理专家的引导下,帮助来访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测量心理健康值有科学标准

    心理疏导的形式主要是沟通,通过聊天使专家获得更多的来访者的信息。这样的聊天看上去像是朋友之间的交谈,但其中蕴含着很多科学技术。高翔介绍,心理疏导的技术手段体现在科学测量。面对来访者急切的求助,如何问话、如何引出来访者的问题都是依据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进行的。心理专家往往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判断来访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另外心理专家也会借助专业的测量技术,如心理测验判断来访者是否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强迫、偏执等心理问题。

    对于咨询治疗,心理学专家多会从个案进行分析,因人而异,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对待儿童来访者的治疗中,专家会采用游戏治疗方法,如绘画等方式,让儿童将心理存在的问题表达出来,进而帮助其改善。在对待企业员工的培训时,心理专家一般会减少知识的讲授,更多的采取团体活动的形式,让员工从工作的压力中解脱出来,释放长期被压抑的情绪,通过体验式游戏,开发想象力,挖掘内心的潜意识,调动自身的潜力。

    另外,心理疏导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其客观的治疗。心理专家在访谈治疗中,处于价值观中立,尊重来访者所倾诉的所有问题,也就是心理学一直强调的“来访者中心,以人为本”。同时,心理专家还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对于来访者所有的述说都予以保密,使得来访者接受心理疏导时,可以放心的将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进行表达。

    人人都该是自己的心理专家

    日前,卫生部就《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95%以上的县(市、区)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从事精神疾病防治工作;90%以上的省(区、市)、60%以上的市(地、州)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100个城市建设心理援助热线电话。

    生活中,心理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像高翔在采访中说到的一句话一样:“心理学是生活中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专家。”

    在国外,心理疏导也十分普及。高翔曾经在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有过一年的工作经历。她介绍,在国外这项工作被称作心理援助。通常每个公司、组织都有自己的热线电话。员工们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都可以拨打这个热线向其求助。比如,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员,在工作中,遇到了态度强硬的乘客而受到不公正对待。那么这时,她就可以向心理援助热线求助,通过专业的心理人员的疏导,帮助其尽快的恢复心情,调整情绪,适应接下来的工作。如果通过心理疏导,心理人员发现该名工作人员的状态并不适宜马上工作,则会建议其短暂休息再投入到工作中去。

    国外的心理援助热线的服务,就像是我们的“五险一金”,是每个单位为职工提供的福利。看上去是为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实际也是对公司健康运营的保障。因为,如果公司员工的心理状态出现问题,多会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体现,这样不可避免的为单位、组织带来损失,影响工作绩效。如果每个职工每天工作的态度都是积极健康的,那么公司的整体状态也是良好向上的。

    类似于EAP(员工帮助计划)现在也渐渐的在我国很多公司中出现。据了解,像国内一些大公司就提供员工心理服务。另外在一些高压工作领域,心理疏导工作也被重视。如医疗、公安、航空这些容易产生心理创伤的工作,都会有相应的心理疏导服务。这些单位会提供心理健康体检,同时定期会有集体培训,对每一个员工会有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咨询,针对有心理隐患的员工将给予心理疏导,并给予密切关注。

    工作者的心理有了可以疏导的渠道,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也有相应的心理疏导渠道。据了解,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现在都依托于居委会建立起心理室,帮助社区里的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如对于空巢老人进行心理关怀。在大学中,也相应的建立起心理生活室,帮助成长中的年轻人建立良好的心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感情上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心理疏导已经悄然的走进我们每一个人,帮助我们适应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就像专家所说,心理疏导并不是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更多的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最大限度的增强人自身心理的修复能力。用最短的时间从心理困惑中恢复,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

分享到:

精神疾病医生队伍亟待加强  上一篇 | 下一篇  专家研讨医药知识管理营销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