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主题 > 名医专访
当代中国医学见证人—著名眼科专家吴振中教授
发布时间:2010-04-23     来源:君健网独家整理

    吴振中:女,满族,1920年5月出生于今新民市城区。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眼科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58年入党)。曾任湖南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全国中华眼科学会委员、湖南医学会理事、湖南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全国青光眼学组委员。1990年被评为院三八红旗手,多次为院先进工作者。1997年享受中国中华眼科学会奖。 

    她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教研室的主要创建人,为该院眼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她主持眼科教研室工作期间,与同道一起逐渐建立了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泪道、眼外伤、眼肌等专业组,初步制定了科室管理制度和学科人才培养框架,提高了医疗质量,奠定了湘雅二医院眼科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 

                                      

● 本站记者     邹  凯

    特约记者     刘启安

    这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长者。

    这是一位见证当代中国医学发展史的老人。

    老人叫吴振中。当代中国医学界著名的吴氏四兄妹之一。 

    其长兄吴执中,著名医学家,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
 
    其二哥吴英恺,著名医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其大弟吴咸中,著名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其本人,著名眼科专家。吴氏四兄妹中惟一的女性。 

    记者是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午后寻访到吴振中教授的。简陋的寓所里,满头银丝的老人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条薄薄的红格棉毯盖着她的双膝。 

    “耳朵不灵了,腿脚也不方便了。”老人一边给记者打招呼,一边熟练地将助听器塞进自己的耳朵。 

    窗外,春雨淅淅沥沥。
 
    就这样伴着雨声,记者听老人讲述她的九十年的漫长人生故事。
 
    上世纪的公元1920年春天,尽管已是四月芳菲时节,却辽宁新民县城的大街小巷,依然透着几分北国的寒意。小城有一位吴姓教书先生,他的妻子就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日子里诞下第三个孩子——一个可爱的女婴。 

    那是一个中国现代史上急剧动荡的年代:民国初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饱读诗书的父亲,给女儿取了个男孩的名字——振中。振中和大哥执中,二哥折中(后改名英恺)一样,父亲都在他们的名字中嵌上一个“中”字。自然,这是一位中国的读书人对儿女寄寓着的一份绵绵的家国期望。
 
    振中在动荡的岁月里渐渐长大。如今,高龄九十的她依旧记忆着小学四年级时的那场恐怖:“早上去上学,沈阳城里满街是尸体。有小孩,有大人。日本人用刺刀挑死的!”老人坐在沙发上,双眸里闪闪地跳动着久远的忧伤。
 
    渐渐地,振中出落成一个俊俏的少女。父亲送她去一所英国教会学校读书。教会学校日本人管不了。却到了1936年,日本人也到学校抓人了。偌大一个祖国的东北,已经没有了振中安全的地方。

    17岁那年,振中和一位女同学结伴逃离东北,投奔在北平协和医院当医生的大哥和二哥。不久,又随大哥一道来到遥远的南方的长沙——大哥吴执中应张孝骞之邀,任职湘雅医院内科主任、教务长。 

    这一年,是公元1937年。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爆发。
 
    从此,漫长的73个春秋过去。当年17岁的如花少女,成了今天90高龄的白发老人:73年的生命,见证着湘雅的历史。也见证着当代中国医学的沧桑。
 
    初来长沙,少女振中就读于城北的福湘女子中学。然而,战火很快蔓延到长沙。1938年,她不得不随着在湘雅任职的哥哥继续南迁到贵阳。越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颠沛流离中的湘雅医学院。
 
    老人至今仍记得,南迁的湘雅医学院设立在贵阳城郊的乡下。用木头临时搭建的校舍,四周是长满荆棘的荒无人烟的乱坟岗。但是,即使是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岁月,湘雅的教育依然非常好。任教的都是有名的教授。教学要求非常严格。一个班30多个学生,到毕业时淘汰到只剩10多个。湘雅在贵阳办学六年。1944年底,学校迁到重庆,借址于重庆江北的陆军总医院。“从贵阳到重庆,师生都是步行,5人一组,一组一架独轮车,车上装着铺盖。那年冬天特别冷。到处结冰。”老人坐在沙发上,喃喃地对着记者说。 

    陆军总医院院长黎沐生也是湘雅早期的学生。吴振中很幸运地到了陆军总医院眼科实习。她在那里一直呆到1946年秋天。这年9月,她回到返迁长沙的湘雅医学院。也许人生真的有着某种机缘。陆军总医院两年的眼科实习生涯,让吴振中从此一辈子迷上眼科专业。
 
    其时,湘雅医学院眼科主任,正是后来的湘雅医院创始人之一张俊杰教授。十一年后的1957年冬天,已是副教授的吴振中又随着老师来到尚未开院的附二医院。“那时条件差,看病用手电筒照明。”老人回忆道:“但老湘雅人以严谨闻名。张俊杰教授中午从不休息,带学生配眼镜,验光。那个严啊!如今,长沙城里验光、配眼镜能按张教授要求去做的,只有北门陈晓仲的眼镜店。仅此一家!”
 
    1960年,40岁的吴振中出任附二院眼科教研室主任。她与同事们一道,逐渐建立了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泪道、眼外伤、眼肌等专业领域,奠定了医院眼科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五十年漫长的岁月不知不觉过去,她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眼见着眼科从幼稚的童年,渐渐到了如今的年过半百。自然,回首往事,总是难免几分怀旧和感慨。但更多的,是老人看到自己付出过心血和年华的事业,正蒸蒸日上而油然生发出的欣慰。 

    窗外的春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天色渐渐地暗淡了下来。此时的吴振中教授正沉醉于对往事的追忆之中。她忆起50年前就开始的青光眼早期诊断研究。这是全国最早开展的青光眼医学研究。可惜,那些耗费了不知多少心血的科研资料,在后来的那场“文革”浩劫中毁于一旦,至今仍让她心痛不已。1976年,她又和蒋幼芹教授一道开展中医治疗青光眼的研究,发现了丹参有保护视神经的作用,开辟了中药治疗青光眼的新途径。她还忆起相濡以沫一生的先生黄世章教授。这位早年留学美国的放射学专家,一生桃李天下。如今,先生已离她而仙逝,却音容笑貌常常萦绕在她几回回的梦乡。 

    记者闻听着老人对往事断断续续地叙说,忽地觉得随着她的思绪,眼前仿佛渐渐显现出一条若有若无的生命的长河。长河从90年前的那个东北的春天的源头一路缓缓流淌。有过高山峡谷的奔腾,有过一马平川的从容,有过乱石飞渡的跌宕,更有奔流入海的豪迈!长河两岸,阅尽当代中国医学风云!便想,当今世上,以七十多年医学生涯,著作等身,桃李天下,功德圆满,如吴振中教授者,寡也! 

    遂躬身握别老人!亦真心祝福老人高寿!再高寿! 

君健网(www.junjian99.com)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分享到:

访著名内分泌专家廖二元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屠规益:医学精神的守望者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