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疾病 | 就医 | 主题 | 医讯 | 互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相关疾病资料参看
相关资讯与科普
慢阻肺专题 | 防范慢阻肺重在提高诊断、规范治疗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医疗保健与公共卫生问题,对于以“咳(咳嗽)、痰(咳痰)、喘(气促)”为主要病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来说,公众对慢阻肺的知晓率很低。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慢性呼吸疾病分级诊疗”论坛上,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林英翔教授提出,目前,大部分基层医院缺乏GINA指南推荐的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从而制约了很多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基层医院获得相关规范治疗,希望国家能完善相关基层基本药物目录。

据悉,该论坛由阿斯利康中国支持。当日,全民慢病防治素养促进行动办公室提出,希望通过健康中国行-呼吸专项行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公众关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实现全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素养水平的明显提升。

通过肺功能指标诊断慢阻肺患者不足三成

目前,我国的慢病防治主要聚焦在高血压与糖尿病领域,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还不够。

以“咳(咳嗽)、痰(咳痰)、喘(气促)”为主要病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致病、高致残、高致死等特点,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老百姓口中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其实就包括在慢阻肺范围内。

2015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目前,我国慢阻肺的管理普遍存在诊断不足,治疗不规范的现状。调查显示,我国根据肺功能指标获得慢阻肺诊断的患者不足1/3。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将慢阻肺列为人类第三大致死病症,尽管慢阻肺在我国的患病率高,疾病负担很严重,但公众对于慢阻肺的认识以及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了解,还是远不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40岁以后每半年做次肺功能检查

著名呼吸科专家王辰教授曾指出,慢阻肺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漏诊和误诊。很多人得了慢阻肺都不知道,来检查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肺部的损伤已无可逆转。对于需要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以及有长期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的人,都应在40岁以后每半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

积极预防和治疗慢阻肺,刻不容缓。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是肺功能检查,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帮助筛查。钟南山教授也曾指出,希望公众能像量血压一样检测肺功能,关注呼吸健康。慢阻肺治疗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患者与医生沟通合作,坚持进行长期规范的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营养、坚持肺康复锻炼,这样才可以在这场长跑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不过,呼吸疾病防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论坛上同时发出倡议书:

建议慢性呼吸疾病防控纳入国家慢病防控整体框架。以国家政策推动慢性呼吸疾病防控工作,制定慢性呼吸疾病综合防控三级体系,高危人群体检加入肺功能检查;

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以多种形式开展大规模宣传工作,使公众深刻认识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危害,了解相关预防方法与措施;

建议国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开展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对我国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流行状况及疾病负担进行多层次调研;

建议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体系规范化,对高危人群首诊筛查肺功能。

中国健康传播大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与清华大学在2006年共同发起。第十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指导,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承办,其宗旨为“倡导健康行为、共创健康社会”。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9-2020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