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心灵之窗 > 人际交往
有心事为何不愿意和父母说?
发布时间:2018-04-18      来源:
   蕊蕊是一个敏感细腻的孩子,从读书到就业的成长历程,各种挫折和苦恼不断,眉间总是萦绕着心事。可在父母面前,她总是表现出一种开朗无忧的快乐面孔。父母不知道的是,除了一个好朋友当她的树洞外,她就靠着一个带锁的日记本,独自消化着大大小小的烦心事。连被校外的小混混敲诈、被同校的女霸王欺凌这样的大事,她都强忍着没告诉父母。要不是来做客的高中同学偶尔说漏了嘴,蕊蕊爸妈根本不知道女儿经历这么多暗黑的往事。他们一方面心疼女儿,一方面又深感痛心:女儿有了心事,为什么都不愿意向父母倾吐?

    这不是个例,许多父母都很难过和不解,为什么自己辛苦抚育大的孩子,跟自己不亲近?有了心事,都不愿意向自己求助。他们觉得自己为孩子百般操劳,理应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占据孩子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排行榜的前三名才对。

    孩子并非无情无义,从实际的角度上看,绝大多数子女对父母的照顾和养育是有感恩之心的,他们能够理解父母的不易和艰辛。但亲子的心理距离远近,主要靠有效交流的质量,是否和父母聊得来,能否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相容和接纳。

    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不选择向父母吐露心事呢?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家长交流态度粗暴。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是不成熟的,而自己经历了社会种种磨练,有资格做孩子的表率。孩子需要俯首帖耳地听取自己的宝贵经验,按照自己说说的、正确的模式来行事。所以,家长总抱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育和批评的态度。无论孩子说什么、做什么事,家长总要以“我是正确的”的心理,对孩子加以否定和打击。孩子在和家长相处过程中,感受不到应有的肯定、赞赏和喜欢,在父母面前不得不表现出一种畏惧、胆怯甚至被动服从的姿态。孩子将父母视为一种不愉快的存在,显而易见,他们不太乐意与父母主动沟通。

    第二、家长不理解年轻人的世界,交谈容易出现代沟。每代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的语言体系和风格。如果想顺利地进入年轻人的世界,多少需要了解一些年轻人的关注点和语言。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不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在交流中容易引起尴尬。社会能力日益变强的孩子们,发现家长越来越脱节,是一个典型的又不肯变化的落伍的人,孩子们主动交流的意愿就很低,他们的朋友圈首先屏蔽了父母。在他们眼里,自己需要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这是避免与父母发生冲突最安全的做法,免得父母不了解情况而小题大做。

    第三、家长不善于调整与孩子交流模式。孩子幼年的时候,懵懂无知,家长扮演了全知全能的权威角色,孩子对家长是大写的崇拜和无条件的服从,家长的角色让父母充满了胜任感和成就感。随着孩子认知能力增强,甚至远远超过了父母,孩子需要一种全新的亲子交流方式。可家长形成一种固有的交流习惯,他们甚至不习惯自己的孩子突然变得有主张,说话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甚至可以毫不留情地反驳自己。这种让自己陡然丧失了权威感的交流格局,让许多家长感到失落、受到挑战、乃至尊严丧失。

    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我们会自动地选用一个合适的自我状态来应对。在未成年阶段,家长用父母自我状态,孩子用儿童自我状态来交流,这是一种契合的匹配。而随着孩子不断地成长,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他们要求进入成人自我状态,而家长依然用父母自我状态,这就形成了不适当的自我状态下的交流模式,就没有办法愉快地聊天了。孩子们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的界限感和独立意识,他们的心事,就没有办法对家长开放。
分享到:

 上一篇 | 下一篇  这四种行为是婚姻的毒药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557430901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