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眼底病
视网膜脱离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0-01-25 03:47     来源:君健网
    25岁的李先生名校毕业后进入国内某知名IT企业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加之能力出众很快得到提升,可谓踌躇满志。近期春风得意的李先生遇到了麻烦事,左眼鼻下方总是出现闪光伴固定黑影,黑影逐渐扩大,因为工作太忙未予重视。半月后突然发现看东西弯弯扭扭,视力明显下降,仅能看清眼前手指,立即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视网膜脱离,立即实施手术后视力明显改善。

    说到视网膜脱离,人们可能并不陌生,众多跳水名将如孙淑伟、郭晶晶都曾经罹患这种眼病,那什么是视网膜脱离,如何防治?

    眼睛就像一部照相机,透明的角膜和晶状体是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则是一张放在照相机后部的底片。要想拍出清晰的照片,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镜头(角膜、晶状体等)透明,视网膜底片感光良好。如果视网膜底片的结构和位置发生异常,都会严重影响感光的质量,从而不能产生清晰的物像。

    视网膜底片并不是单层组织,分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主要借助于色素上皮的“水泵”功能,不断地把视网膜下的液体转运吸收,从而维持两者之间的疏松的黏附状态。在病理状态下,当视网膜神经上皮萎缩穿孔或被玻璃体条索撕破,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萎缩的或撕破的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上皮下,聚集在两层之间,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分开,称为视网膜脱离。这时视网膜神经上皮从眼球壁上坍塌下来,好像墙纸从墙上脱离,又像相机里松弛的底片,因而照出来的相片就会模糊不清。久而久之,光感受器细胞的营养遭受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复位,整个神经上皮层发生萎缩和变性,造成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

    几乎所有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术来使视网膜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寻找并封闭所有的视网膜裂孔、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视网膜脱离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常规视网膜复位术和玻璃体切割术,取决于视网膜脱离的性质、玻璃体或视网膜前膜或视网膜下膜的增殖情况。常规视网膜复位术通常是巩膜外加压或扣带术联合视网膜冷凝或光凝术,巩膜外加压术相当于在破洞上缝补疤,目的是缩小眼球的容积,对抗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力。视网膜冷凝或光凝是通过物理方法,引发裂孔处的视网膜、脉络膜的轻度炎症反应,相当于涂上一层胶水,造成两者的永久性粘连,达到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目的。常规视网膜复位术目前仍是首选术式,玻璃体切割手术则通过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剥除严重增殖的视网膜前膜和下膜,更大限度地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极大地拓宽了可治疗的范围,适应于严重的、复杂性的视网膜脱离。 

    手术成功与否以视网膜能否复位为标准。总的来说,脱离范围越小,裂孔数越少,裂孔面积越小,玻璃体膜形成越轻者,手术成功率亦越大,反之则成功率小。视网膜复位,并不一定有相应的视功能恢复,但视网膜复位是视功能恢复的前提条件。大多数患者术后视野改善,幕状黑影减轻,但视力很难恢复到视网膜脱落以前的水平。视力恢复的情况与黄斑部脱离与否以及脱离时间的长短、视网膜脱离的持续时间等密切相关。黄斑部脱离时间越长,视力恢复的可能性越小。视网膜脱离得越严重,脱离的时间越久,视细胞已发生不逆性损害,即使视网膜术后已经复位,视功能亦不能改善,视野绝对性缺损依然存在。因此视网膜脱离重在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

    如果有人出现某一方位持续闪光、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等前驱症状时,应引起高度重视,立即就诊,警惕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以期早期手术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视功能。对于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并发症、视网膜变性、严重眼外伤、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视网膜脱离的家族成员等高危人群,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头部的大幅度晃动;避免用眼过度疲劳和头部外伤;定期散瞳查眼底,及时发现干性的视网膜裂孔并予以视网膜光凝或冷凝,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或扩展。

                                           ——君健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到:

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  上一篇 |下一篇  看3D电影有可能刺激青光眼患者病情...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网友们都在看
热门话题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