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艾滋病
严防艾滋病毒在口腔诊疗中传播
发布时间:2016-12-08      来源:
    在预防艾滋病的各种途径中,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也是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口腔诊疗操作都是在病人口腔内进行,各种诊疗器械与病人的血液、唾液接触频繁,如果消毒不严格,很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为避免艾滋病毒(HIV)及其他病毒的传播,口腔诊疗机构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诊疗器械严格消毒  口腔诊疗器械品种繁多且精密程度高,在治疗过程又要直接接触患者口腔的血液、唾液,如果器械消毒灭菌不严,极易导致 HIV、HB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器械的消毒灭菌看起来简单,操作起来要求很高,如果消毒设备不符合要求,操作流程不规范,各种细菌和病毒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长沙市口腔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规范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流程,确保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口腔诊疗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保证患者安全。

    二、执行“手卫生”规范  病原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手的传播,“手卫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大力推荐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简单、经济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受到各国和WHO的高度关注。长沙市口腔医院在所有的工作区域均配置了合理便捷的洗手设施,避免因工作量大、洗手设施少而带来的不便,并配备合格的洗手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和依从性不断提高。

    三、预防锐器损伤  口腔科麻醉注射、根管治疗等操作使用的注射针、根管针、拔髓针等使医务工作人员时常处于针刺伤的危险中。国家卫计委高度重视安全注射,下发了《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我院今年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完成了319位医护人员的基线调查。经过培训,医务人员进一步规范了操作行为,使用安全器具,妥善处理废弃锐器,锐器盒一次性使用,预防锐器伤的发生。医务人员一旦被锐器刺伤,均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正确处置,有效预防了HIV等病毒的传播。

    四、加强医务人员管理  口腔门诊人流量大,人员流动性强,口腔诊疗活动过程中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传染性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品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口腔诊疗操作时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或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等;定期体检,必要时注射疫苗,同时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加强锻炼与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分享到:

艾滋病预防药物在美获批上市  上一篇 |下一篇  研究表明 社交配对软件助推艾滋病...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