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保健养生 > 养生指导
立夏时节 饮食清淡调养身心
发布时间:2011-05-16      来源:

  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同时雨水增多。这个春夏交替的时节,也是需要调节饮食、作息的时节。

  尝新又尝鲜

  饮食宜清淡

  立夏这天很多地方都有“尝新”的风俗,金华中医院营养科陆素飞说,“尝新”其实就是要吃新鲜时令的水果、蔬菜。绿色或颜色深的蔬菜比较清淡、清凉,立夏后多吃,可驱热除燥。同时,这个季节樱桃、蚕豆也是很时令的东西。

  随着天气转热,有些人会胃口不好,可以吃些酸味水果开胃。立夏这天,金华很多地方吃笋,则是希望双腿也能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而笋也是这个时节的好东西。另外,吃鸡蛋一类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也很有好处。如果属于偏火旺的体质,伴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应少吃那些容易加重肝火旺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韭黄、洋葱、龙眼、芒果等。

  从春天过渡到夏天,饮食上要慢慢变得清淡,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在立夏时节合理地调配饮食,可以给整个夏季打下健康的好基础。

  太冰和太凉

  放一会再吃

  随着天气转热,可适当饮用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很多人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但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吃后半小时左右最易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和全身冷战等症状。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病菌易感性增强,容易造成肠胃抗病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肠胃不适。

  陆素飞建议,这个季节的饮食切忌太冰、太凉,要以温和性的食物为主。如果东西存放在冰箱里,最简单的方法是取出后不要急着吃,放一会再吃。同时一次也不要吃得太多、太胀,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注意。

  喝汤加吃粥

  可防止上火

  立夏之后,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可适当增加稀粥以补充液体。乌梅、山楂、木瓜、五味子等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可以用来治疗泄泻、虚汗等病症。陆素飞推荐主妇们立夏后自制一些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山楂糕、乌梅汤给家人吃。

  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上火症状,如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这时,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还要多喝水,以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达到清热排毒的目的。

  另外,多喝汤吃粥也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方法。早、晚食粥,午餐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热,又能补养身体,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此外,鸭肉、虾、鲫鱼、瘦肉、薏米等,也具有增进食欲、补充营养、消暑健身的功效,不妨多吃。

  养心也养身

  保持好心态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天一热,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想刻意进行调整,却日益萎靡不振、郁郁寡欢。陆素飞提醒,春夏之交顺应天气变化,除了注意心脏保养,还要调节好作息和情绪。

  由于立夏时节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而人容易出汗也容易感觉疲劳,所以要增加午休时间。不能午休的人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由于温差大等原因,午休或睡觉时一定要防止着凉。

  立夏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导致心火过旺。陆素飞建议,如果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可向朋友倾诉,及时与他人交流。这个时节气候还算怡人,可以在闲暇时多参加体育运动。

  老年人在立夏之时更应注意精神养生,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狂喜大怒而伤心,要多做一些怡情养性的事,如绘画、练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保持心情舒畅。

分享到:

九个“最佳时间”万不可错过  上一篇 | 下一篇  立夏到来 初夏养生重在养心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