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保健养生 > 养生指导
蟹黄蚝肥时顾口不伤身
发布时间:2011-10-19      来源:羊城晚报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刘思德教授 

  所谓“秋风起,蟹脚痒”。在秋季,大闸蟹自然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同时,作为“秋季大热”的生蚝,也成为最近新闻中的“话题大王”,令“爱蚝一族”亦沉浸在“取舍难分”的尴尬中。

  从难消化、高胆固醇,到发现寄生虫、重金属超标,水产品似乎一直“负闻”不断,这对于靠山食山、靠海食海的“食在广东”无疑是个打击。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因噎废食?海产和河鲜究竟哪种更安全?如何才能吃得美味又健康,使“民以食为天”的宗旨得以延续?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刘思德教授来支招———

  诱惑1:大闸蟹

  伤身:胆固醇高   

  膏多肉肥的大闸蟹一直是食家们的心头之爱。有些人一年望穿秋水,为的就是在秋季能吃上几只鲜味多膏的大闸蟹。然而,在享受美味之时不得不提醒的一个现实是:日食一只蟹,胆固醇已超标。

  科学研究证实,大闸蟹最诱人的部位———蟹黄蟹膏,其胆固醇含量最高。据统计,每100克蟹膏中含有胆固醇466毫克,每100克蟹肉含有胆固醇65毫克。世界各地的流行病学调查都证实,膳食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过高,会使血液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结果提升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依此看来,一只大闸蟹的胆固醇含量已超出每日推荐摄入量。

  建议:吃蟹每次不超过1只,一周最多吃2至3次;如果一次吃了2-3只蟹,那么下次吃蟹须间隔一周。患有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过敏体质、腹泻、胃痛的人最好不食或少食蟹。健康人群过量食用的后果是增加消化系统的负荷,轻则有饱滞感,重则腹泻呕吐。为了避免摄取过量的脂肪与胆固醇,建议吃蟹时应减少其他肉类、内脏、蛋类的摄入量。

  选料:九月食雌蟹,十月吃雄蟹。不吃死蟹或“垂死”的蟹。

  提醒:据研究考证,蟹内的寄生虫一般要在55℃的水中泡30分钟或20%盐水中腌48小时才能杀死。

  诱惑2:生蚝

  伤身:怕铜超标

  食蚝不仅肉嫩味鲜,而且营养丰富。据了解,蚝素有“海中牛奶”之美誉,含有多种维生素、牛黄酸、肝糖及其他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並能治虚,解丹毒”。但最近有新闻报道:广东部分地区的生蚝铜超标700多倍,让爱蚝人士吃得“心慌慌”。

  建议:尽管生蚝的营养价值极其丰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胆固醇,但患有痛风、高血压者则应小心控制食量。同时,若患有急慢性皮肤病,或者消化力不佳,则不要贪吃。肠胃衰弱者吃蚝,往往感觉胃胀不舒服或腹泻。

  选料:生蚝靠汲取泥沙和海洋中的营养物质存活,一旦海域受到污染,生蚝就会吸收污染物。故购买时,一定要到有质量保证的店铺购买。要选购外壳完全封闭的。

  提醒:生吃有风险,还是建议熟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有助保养全身各个器官的食物  上一篇 | 下一篇  秋天水果冠军大盘点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