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保健养生 > 养生指导
“秋冻”讲科学
发布时间:2017-09-14      来源:
   “春捂秋冻”是前人总结出的保健经验,指的是在乍暖还寒的初春,不宜急于减少衣服,需要多捂一捂;到了气候渐凉的秋天,不要过早增加衣服,应该多冻一冻。其目的在于使人能顺应季节变换,有利健身防病。但这要讲究科学,注意因人而异,不能盲目从事。

    慢添衣  眼下正值秋天,初秋时气温下降并不十分明显,不要一下子穿衣盖被太多,可以提高头面部、皮肤及鼻粘膜的耐寒能力;晚秋时早晚气温偏凉,但穿衣也要有所控制,最好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这样就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同时也避免了陡然添衣增被太多而频频出汗导致的阴津伤耗、阳气外泄。

    轻运动  健身运动也要讲究耐寒锻炼,冷水浴最符合“秋冻”原则,最好在整个秋季都坚持,不要间断。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用冷水洗手和洗脸,如身体、场地等条件允许,进行秋泳则更好。锻炼项目可根据各人不同年龄、体质、爱好等加以选择,但切勿“动”得大汗淋漓。特别在晚秋,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应停止运动,以保证阴精的内收,不使阳气过多外耗。

    莫盲目  “秋冻”要根据当地天气变化而定。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正常人可适当减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尤其在冷空气袭来气温骤降时,人们(尤其是病弱者和婴幼儿)应该注意及时添衣加被,防止身体受冻生病。

    ■相关链接

    五类人不宜“秋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这些人应谨慎或不宜“秋冻”:

    一、心脑血管患者  特别是到了深秋时节,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气候多变会引起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相应上升,血液粘稠度增高,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病症,故心脑血管患者不宜“秋冻”。

    二、患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的人  中医认为,秋季人的肺气旺,故秋季是养肺之时,同时也容易伤肺。因此,肺有毛病的人特别忌冷、忌风,不宜“秋冻”,并要及时增添衣被,注意防寒保暖。

    三、有胃病的人  医学研究证明: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尤其是到了深秋之后,气温往往变化无常,冷空气骤降频频出现,如果稍不慎或防护不当,就会造成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四、婴幼儿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各组织器官功能尚未健全,自身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寒冷等刺激,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诱发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五、体弱多病的老年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而机体却出现生理性衰退,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者,往往阴阳俱衰,全身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自然减弱,寒冷刺激可造成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易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旧病的复发或病情加重。
分享到:

关注“胸痛”,身体更健康  上一篇 | 下一篇  夏季“三心”养生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5574309015H
君健网是一家公益性的医学科普网站。网站中的图片和文字,除由君健网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因我们不知情而发生图、文侵权的,请通知我们,君健网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