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慢性疾病 > 糖尿病
老年糖友需做好心理调节
发布时间:2011-06-22 02:53     来源:君健网

老王是一名退休干部,最近一段时间老王食欲特别好,真是“吃嘛嘛香”,饮水量也比平时多很多,但是体重却下降了,人也感觉乏力,起初老王没当回事,但是有个老哥们提醒了老王,说“您这不是三多一少吗?该不是得了糖尿病了吧?”。

老王赶快去医院检查了血糖的情况,果然空腹、餐后血糖都高于正常人,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医生为老王介绍了世界上公认的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原则,即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糖尿病健康教育。

开始几个月,老王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执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也不和老哥们出去吃饭了,三餐定时定量,餐后积极活动,并定期复查血糖,但是时间一长,老王心情越来越差,原来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不敢多吃了,觉得这样的生活太痛苦了。

现实生活中,像老王这样的例子很常见。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伴发眼睛、心脏、大血管、肾脏、神经的损害,导致严重后果。

不少老年人在被诊断为糖尿病后,由于需要长年控制饮食,生活方式被迫改变,加上糖尿病并发症带来的痛苦,易产生悲观、抑郁、孤独等心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看到,有些老年人抵触情绪很大,甚至存在较严重逆反心理,不配合饮食控制,给营养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还有一些老年患者药物和饮食控制都能配合,但忽视心理调节,结果是治疗效果时好时坏,血糖水平反反复复,治疗效果很不理想。糖尿病已被列入心身疾病之列,可以这样说心理因素是影响糖尿病发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够唤起病人的乐观情绪,消除患者悲观、愤怒和失望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要做到良好的心理调节,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养成积极与人沟通的习惯。 现代社会父母和子女往往分开居住,因此老年人要积极和周围的同伴、邻居沟通,建立一个“圈子”,要有聊天说话的“伴儿”。

同时还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下棋、钓鱼、打太极拳等等,既丰富了业余生活还锻炼了身体,抛弃原来不良的生活习惯,摆脱糖尿病所带来的心理阴影。

第二,子女和亲朋要给老人适度的疏导。了解他(她)心里的疙瘩结在那里,及时疏导。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导,则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成为心理障碍,对糖尿病的治疗极为不利。第三,善意和讲究策略的“批评”,也是重要的方法。

如果老年人不正常的心理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批评”,势必会“钻牛角尖”,形成恶性循环,医生和家人要帮助老人明辨是非,改正错误,及时转入正常心理。第四,坚强的信念与理想对于老年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积极寻找生活中的闪光点, 防止偏离健康的人生轨道,进入心里的暗区。总之,老年人学会自我调适,能够驾驭自己的情感,做到心理保护上的自立、自觉,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信心。

让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心理调节共同发挥作用,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安度晚年。

分享到: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情绪因素很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心情影响血糖控制状况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