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百姓话题
重庆医科大学:科学基金见证成长
发布时间:2011-12-05      来源:
11月下旬,重庆医科大学牵头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球形聚焦集声系统”通过专家委员会答辩,跻身我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国家队”。至此,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度获科学基金130项,共计1.2亿元基础研究经费支持。
 
从21万到1.2亿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之初,我们就受惠于此。”重庆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袁军对《科学时报》记者说。
 
从1983年首获资助,1995年收获第一次重点项目,1997年第一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重庆医科大学已累计获得科学基金资助749项、26042万元,建成各级各类基础研究类重点实验室25个。
 
2000年以来,重庆医科大学先后采取专项奖励、经费配套、职称评聘、人力保障、设立落选预研基金等多种激励措施,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基金申请或参与科学基金工作,在提高项目申请质量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为全面动员基金申请,该校邀请科学基金管理专家巡回动员报告,宣讲科学基金政策,分析项目申请个案。为全面提高申请质量,该校实行教研室、院系和学校三级答辩评审制度,现场答辩淘汰劣质项目,发现和挖掘优秀项目、优秀人才,建立“人才库”、“项目库”。同时,还成立青年科技工作者联谊组织,围绕项目选题和标书质量展开论证。
 
这些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重庆医科大学科学基金申请实现连续11年稳步提高。从1999年的2项、21万元资助到今年的130项、近1.2亿元资助经费,几乎覆盖了科学基金的所有项目类别。
 
“科学基金不仅有力助推着我们科研水平快速提高,也对我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科研平台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见证了重庆医科大学的发展历程。”袁军说,“我们受益于科学基金,也发自内心地感谢科学基金,我个人也对科学基金充满感情。”
 
电话中,这位从事科学基金管理工作15年之久的科研处长对科学基金的感激溢于言表。
 
助力人才成长
 
正是基于科学基金的源头资助,该校人才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得以不断壮大,取得了优异成绩。目前,该校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0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2人,两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
 
近年来,该校引进的杨培增、何通川、阮雄中等一大批人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后,又入选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两江学者、巴渝学者计划等。一批教师在科学基金资助下,成长为“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首席科学家,或者成长为重要学科带头人。他们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要科技奖励,所在团队也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引领学科建设
 
经过5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重庆医科大学已经形成一批在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优势特色学科,通过科学基金数十年的连续支持,学校已形成新的优势学科——传染病内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儿科学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形成一个新兴特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该学科以超声医疗为特色,将产、学、研及科技转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拥有原创性的知识产权产品和多项发明专利,并形成产业化,在学科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学科发展有巨大推动的学术骨干和创新团队。
 
从1994年开始,由基金委牵头,带动发改委、科技部、卫生部等和重庆市对海扶项目的投入多达5000余万元,带动海扶3亿多元的研发投入。这些资助给处于艰难中的海扶团队极大鼓舞,直接助推了第一台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世界首台“海扶超声聚焦刀”的成功诞生,牢固树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也催生了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重庆医科大学。
 
支持平台与基地建设
 
2011年,该校通过集聚科技资源,规范和完善各科研基地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基地的引导和示范辐射作用。目前,该校已建成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科技部重点实验室,3个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凝练和整合,形成了免疫系统发育与感染等五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成为国家重要的高层次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医科大学脂质研究中心” 于2006年成立之初就与英国UCL大学皇家自由医学院脂质研究中心密切合作,率先运用国际管理理念,以转化医学为中心思想,搭建了一个跨国际、跨学科、跨基础与临床的代谢性疾病研究平台。这也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国内一流并达国际水平的、有特色的、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庆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为进一步推动超声分子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提高重庆市超声医学诊断水平,巩固重庆医科大学在超声医学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影响力,该校建立了“超声分子影像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促进开放交流
 
重庆医科大学十分重视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与美、英、加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国际合作成为该校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重庆医科大学先后与英国牛津大学共建HIFU研究基地,与英国UCL大学皇家自由医学院共建脂质研究中心,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青年科学家小组和伙伴实验室,与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共建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与美国、法国、瑞典、日本、中国香港其他著名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加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在国际合作方面,该校获得了2项经费上百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资助,还获得基金委在华国际会议资助等7个项目。
分享到:

第三军医大学加强高原医学平台建设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津医科大学迎来六十周年校庆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