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急救门诊 > 专家门诊
复杂Pilo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发布时间:2009-07-06      来源: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波及关节面的骨折,1911年首先由Destot命名[1]。Pilon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交通事故及坠落伤不断增多,高能量损伤的Pilon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特别是Rü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其骨折粉碎严重、关节面塌陷以及往往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效果差。我科自1999年8月至2006年2月期间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Ⅲ型Pilon骨折25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37.8岁。致伤原因:多处坠落伤17例,交通事故伤8例。按照Rüedi-Allgower分型均为Ⅲ型,即胫骨远端粉碎性压缩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21例。软组织损伤情况:开放性骨折9例,按Gustilo分型Ⅱ型3例,Ⅲ型6例。闭合性骨折16例,软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挫伤。手术治疗时间为伤后3h~15d,平均7d。

  1.2  手术时机和方法:开放骨折9例中7例行急诊手术,其中清创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3例,清创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3例,踝关节融合1例,另2例开放骨折先予清创缝合,软组织情况稳定后行钢板内固定手术。闭合性骨折均先予患肢抬高,跟骨牵引,脱水剂应用,伤后2~15d手术。其中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9例,螺钉加克氏针固定4例,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2例,踝关节融合1例。

  术中先行腓骨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复位对于肢体长度的恢复至关重要。常规选用后外侧切口,腓骨固定一般选用1/3管型钢板或薄型重建钢板。胫骨选用前方切口,不剥离皮下组织以免皮肤坏死,两切口间距离不少于7cm。胫骨关节面复位以距骨上关节面为参考,尽量恢复关节面平整,复位时重点复位内踝,前外侧骨块(Chaput结节)和后唇骨块(Volkmann三角),特别是前外侧骨块常常与下胫腓前韧带相连,在外踝复位后可作为关节面复位时的基准点。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有骨缺损者行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再以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或螺钉加克氏针固定。如软组织条件较差,可行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有条件者可选用羟基磷灰石螺钉,以减少钉道感染和松动的发生。术后闭合切口,如皮肤张力较高时,先缝合胫前切口,腓骨切口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

  1.3  术后处理:术后石膏托或踝关节支具进行制动和保护(外支架固定者除外)。外固定时间一般3~6周,然后开始踝关节不负重功能锻炼,术后定期(术后6周、12周、半年、1年)复查踝关节正侧位片。以X线片上骨折断端间有骨痂形成为愈合标准,一般10~12周后开始逐步行负重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80个月,平均37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术后按照Mazur等[2]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评价标准为优:>92分,踝关节无肿痛,正常步态,活动自如;良:87~92分,踝关节轻微肿痛,正常步态,活动度可达正常的3/4;可:65~86分,活动时疼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正常步态,需服用止痛剂;差:<65分,行走或静息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跛行,踝关节肿胀。按照此标准,本组结果为优9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术后有8例出现切口或创面愈合困难,其中6例为开放骨折病例,另2例为闭合骨折伤口感染。8例均经换药、清创、植皮、皮瓣转移后愈合。应用外支架病例无针孔骨折,1例出现钉道感染换药未愈,术后3个月拔除感染固定钉。有5例患者术后X线片示踝关节退行性变。

  3  讨论

  3.1  受伤机制、分型及治疗原则:Pilon骨折是胫骨下端的高能量损伤,其作用力是距骨到达胫距关节顶部轴向挤压力和旋转引起的剪切力共同组合而成,产生不同的骨折分离、胫距关节面的移位和干骺端粉碎骨折。Mast指出[3]:当足处于背屈时,距骨前部进入踝穴,挤压胫骨前缘,使前缘骨折;足处于跖屈位时,可造成胫骨后缘骨折;中立位时,可造成胫骨下端“T”形骨折,并且胫骨前后缘均有骨折。所以关节面可出现不平、塌陷、粉碎、骨缺损等,常伴有腓骨骨折,骨折极为不稳定,并有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

  Pilon骨折分型方法很多,目前应用较多的是Rüedi-Allgower分型和AO/OTA分型。Rüedi-Allgower分型[4]根据骨折粉碎程度和关节面的连续性将骨折分为Ⅰ、Ⅱ、Ⅲ型。Ⅰ型:无移位的劈裂骨折,骨折线延至胫骨远端关节面;Ⅱ型:胫骨远端中度粉碎,关节面中度对合不良,关节面无粉碎;Ⅲ型:胫骨远段严重粉碎,关节面对合不良,关节面粉碎或明显压缩。这种分型的意义在于强调胫骨远端关节面的损伤程度,并被广泛用于判断临床疗效。本组病例应用Rüedi-Allgower分型。

  Pilon骨折为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骨折复位质量、固定方式选择、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另外手术时机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公认的Pilon骨折的治疗步骤包括[5]:①固定腓骨②复位胫骨关节面③干骺端植骨④固定胫骨⑤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以及踝关节早期活动。但对于严重粉碎骨折以及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Rüedi-Allgower提出的四大原则并不完全适用。

  3.2  手术时机:Pilon骨折的治疗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组织损伤的情况,特别是高能量损伤的Ⅲ型骨折,软组织损伤严重,伤后多发生张力性水疱,原则上应保持水疱的完整性,大的水疱可以抽吸,血性水疱为伤及真皮全层,手术切口应该尽量避开。目前多数人认为闭合骨折应在伤后7~12d软组织消肿后手术。我们认为开放性骨折可以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如当时软组织肿胀较轻,水疱未出现,可以急诊手术。如当时手术条件不具备,伤后2~3d肿胀将更加明显,张力性水疱出现,这时手术感染机会明显增多,不宜手术。可予以患肢抬高,跟骨牵引,脱水剂应用,待患肢肿胀减轻后再考虑手术。

  3.3  骨折固定方式:钢板固定是由早期AO组织倡导的内固定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腓骨内固定;关节面复位;干骺端植骨;胫骨钢板固定。钢板固定术中,由于小腿下段前内侧软组织覆盖菲薄,且常受外物及骨折端的损害,骨折周围亦缺乏软组织的有效缓冲,往往不能再承受手术切口的损伤及术后肿胀反应。传统钢板多安置在胫骨内侧皮下,切口破裂的风险较大,如安置于有肌肉或其它结构保护的胫骨外前侧空间内会更加安全。我们多选择胫骨远端前外侧旋转解剖型钢板(MAY钢板)固定,该钢板设计合理,与骨表面贴服良好,骨折端稳定性增加,并有效地减少了切口裂开及软组织坏死的发生。但传统钢板固定在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时,各种并发症如感染,皮肤坏死及骨不连等发生率均显著提高[6]。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支架固定这种方法首先恢复腓骨解剖,钢板固定;切开复位关节面,采用螺钉及克氏针等有限内固定固定关节面;然后利用外支架固定干骺端骨折。其优点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小,保护局部血运,从而减少了伤口的并发症。局部血运的保护也减少了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同时可以通过支架牵引恢复关节间隙,防止关节面二期移位及粘连。但是传统的T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虽然设计有关节轴,但却无法提供良好的踝关节活动。Orthofix公司第四代带关节的超踝关节外固定支架的关节轴在踝关节运动过程中,可与踝关节的运动保持一致,这为术后踝关节早期康复锻炼提供了可能和极大的便利[7]。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运动骨折固定术大全  上一篇 | 下一篇  颌骨骨折固定术效果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