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乙肝早期进行血清酶学检查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具体意义如下:
反映肝细胞损害
主要反映肝细胞损害的血清酶,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腺苷脱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升高是肝细胞损害最敏感的指标,常超过正常值的5~10倍。但在重症肝炎时,如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反而降低,而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呈“胆酶分离”现象,多提示患者预后不良;腺苷脱氨酶对慢性肝病时的肝细胞损害更有诊断意义,尤其是其同工酶腺苷脱氨酶2。
反映胆汁淤积
主要反映胆汁淤积的血清酶,有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5’-核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
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肝外阻塞性黄疸,肝内胆汁郁积时均显着升高,当其升高值大于正常值的3倍以上时,如无骨病存在,则高度提示有胆道梗阻存在。在肝细胞性黄疸时碱性磷酸酶大多正常或仅轻度升高,一般不会超过正常值的2~3倍。
γ-谷氨酰转肽酶在急性肝炎者仅轻度或中度升高,而在梗阻性黄疸及原发性肝癌者可显着性升高一般不会超过正常值的2~3倍。γ-谷氨酰转肽酶的同工酶γ-谷氨酰转肽酶2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国内报道其阳性率可达90%。
5’-核苷酸酶是碱性磷酸酶的一种同工酶,其诊断意义与碱性磷酸酶相同,但在骨病及妊娠期则5’-核苷酸酶不受影响,其酶的活力仍然正常。乳酸脱氢酶在多数急性肝炎者,其活力升高;在癌肿阻塞所致的黄疸时,乳酸脱氢酶可显着增高;良性胆汁郁积时,乳酸脱氢酶仅轻度升高。
黄疸型乙肝的肝功能检查 上一篇 |下一篇 乙肝患者发生黄疸的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