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清热化湿治疗痛风案
发布时间:2011-06-08      来源:

患者于半年前突然右踝骨部肿痛,影响行走和活动,有对还出现低烧,反复发作,颇为痛苦,乃往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发现血尿酸为553ao1/1,诊断为痛风,乃用布洛芬、消炎痛等药治疗,服药后数天肿痛消失,乃停药观察,不久肿痛复作,更甚于前,于是继服前药,有时服药期间也反复发作,服药时血尿酸可降至正常,但停药一二日则复高如前,并出现反复腹泻。住院三月余,时愈时发,终未根治。出院后特邀章氏往诊采用中药治疗。

诊见:脉沉细,舌暗淡,苔黄腻,精神尚佳。血压及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因经常腹泻,不敢进食荤腥,食欲及睡眠一般,左下肢外踝微肿,压痛明显,手不能触,停用西药则肿痛更甚,出院时查血尿酸为481buo1/1。

辨证:老年脾土本虚,脾虚则生湿,湿久化热,湿热蕴结,壅滞经络,为肿为痛,服药后对肠道刺激,引起腹泻,脾虚明显增甚,使湿热纠缠不已。

治法:健脾化湿,清热通络。

处方:苍白术各10g,牛膝10g,黄柏10g,薏仁30g,木瓜10g,忍冬藤10g,夜交藤10g,细辛3g,秦艽159g,茯苓10g,威灵仙10g,桑枝30g,木香10g,3剂。

二诊:上方服10剂后肿痛全消,嘱停服西药,停药后

腹泻渐止。治疗之中曾因饮食不慎又腹泻三日,乃嘱停用上方,改用健脾止泻药先理中州,泻止后仍用上方加减。

三诊:前后共服清热化湿药30余剂,更方6次,以上方为基础,略有加减,一月来肿痛未再发作,两次查血尿酸均在正常范围,未见反复,后因去外地探亲,改制膏药一料,以后又按原方作丸药一料。

处方:黄芪so;,白术609,茯苓609,条参609,苍术609,牛膝609,川黄柏609,细辛209,秦艽609,威灵仙609,薏仁1O09,防己609,桑枝1O09,丹参609,川芎609,当归609,赤芍609,山药1O09,川续断609,独活609。

上药浓煎两次,去渣加冰糖15009收膏,每服一汤匙,每日3次,开水冲服。

疗效:二年来经常追访,痛风未见复发,患者身体健康。

【评析】痛风既是中医病名又是西医病名,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的典型表现有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伴反复急性发作,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增高,久病患者有痛风石沉积,常导致关节畸形,并有肾脏病变,常并发。肾石症等。其发病机理主要环节是尿酸代谢失常所引起的血尿酸过高,当尿酸盐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骨骺、肾脏等组织而引起多种临床表现。

痛风病因不外风、寒、湿、热、痰、虚,其病机为风、寒、湿邪阻滞关节,久则化热,生痰,壅滞肢节,以致肿痛,血虚亦能作痛,故丹溪制有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以清热化痰,消肿止痛。

本案患者年老脾虚,脾虚生湿,湿生热,湿热壅滞经络,故反复发作肿痛,方中以苍白术、薏仁、茯苓、木香、牛膝健脾祛湿,佐以夜交藤、忍冬藤、秦艽、细辛、威灵仙等通络化瘀止痛,故肿痛很快好转和消失,最后增加黄芪、当归、赤芍、川芎、山药、丹参、条参等,补气补血、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制成膏剂和丸剂既便于长期服用,又不刺激肠胃,更利于巩固疗效,药证相符,故2年后亦未再发。

分享到:

抗痛风药服用前应注意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鲜姜蒸蛋治疗产后痛风方法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