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优生优育 > 亲子教育
让孩子远离性侵犯
发布时间:2013-10-12      来源:


  有的家长担心,把这些可怕的事讲给孩子听,会使孩子不信任社会。其实,告诉孩子谨慎防范等同于打疫苗,让孩子知道,周围除了鲜花,也有大灰狼。


  再次,父母要告诉孩子,一旦遭遇性侵害,要尽快冷静下来,想办法机智地离开。如果自身力量无法与侵害者抗衡,也没有机会逃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要先顺从罪犯,避免生命危险,被侵害后立即告诉爸妈。


  如遇到坏人尾随记住5个步骤:1.夜间行路,面向三十度行走,即略侧身行走。2.三步一回头,及时观察后边。3.发现可疑陌生人尾随,走到马路对面去。4.可疑陌生人尾随,再走回来。5.喊一二三,立刻跑走。
            

  如何判断遭受性侵


  判断孩子是否遭遇性侵犯,家长可留意以下7种异常行为。1.突然出现有性特征的行为:如突然触摸自己或其他人的身体。2.突然出现恐惧感:如害怕某些人。3.性格突然变化:从文静到好斗,从爱出去玩到孤僻、安静。4.冲动性行为:如突然欺凌弱小。5.睡眠失调。6.饮食没有规律:频繁受到性侵犯的女孩可能会暴饮暴食,希望自己不再具有吸引力。7.生理变化:如生殖器区域的疼痛、瘀伤,无法解释的伤口或擦伤,身体上不寻常的痕迹。


  确认孩子遭受性侵,王大伟建议要及时进行三大救助。一是生理救助,即赶紧带孩子去看医生,治疗性侵犯造成的生理伤害,检查是否感染性病,防止怀孕;月经已来潮的女孩要找妇产科医生采取紧急避孕措施。二是法律救助,及时留下毛发、精斑、抓痕、体液、现场遗留物等证据,以便惩治犯罪。在询问孩子时可能会发现侵害人是熟人、亲戚,此时不要瞻前顾后,怕伤和气,一定要报警并协助抓获犯罪者。还要指导孩子如何保护名誉权、隐私权。三是心理救助。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自我保护守则


  除了性教育,家长还要不断地、重复性地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守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远离性侵。


  1.放学早回家。2.不和陌生人说话。3.不跟陌生人出去。4.不给陌生人开门。5.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6.男孩女孩独处一室不要超过30分钟。7.慎坐顺风车。8.心中小秘密要告诉妈妈。9.走夜路带上尖叫报警器。10.绝对不去宾馆开房。11.对熟人也要警惕。12.遇人尾随走到路对面去。13.女中学生学会自卫术(用两个手指去戳侵害者两眼,猛抬膝盖顶对方裆部)。14.生命第一,财产第二。15.拒绝毒品与危险品。16.面对侵害可以不遵守诺言。17.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18.紧急避险,果断逃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家长必备的早教知识  上一篇 | 下一篇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