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媒体评论
滴滴医生,别把看病做成秀
发布时间:2015-11-09      来源:

   10月18日、19日,在北京、上海等地,阿里健康、滴滴出行等公司发起“滴滴医生”公益活动。其核心是,用户通过“滴滴出行”客户端呼叫“滴滴医生”,距离最近的“滴滴医生”就会第一时间到患者家里上门问诊。

   这一“看病像叫车一样方便”的服务,在“看病难”的大背景下,犹如投下一枚话题炸弹,引发争议无数。

   支持者认为,它不仅方便,还有利于解放被“拴”在大医院的医生资源,推进分级诊疗。反对者则直言相批:医生上门看病?别天真了,这不过是土豪公司的一场营销秀!

   坦率讲,“滴滴医生”确实直击国人就医的诸多痛点:排长队之痛、挂不上号之痛、就诊时间三五分钟之痛……如果看病真能像打车一样方便,在手机APP上“滴”一下就有专家上门服务,这种优质体验感将会乐坏无数国人,更是传统医疗打着“飞的”都不可能做到的。

   然而,我们仔细一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一理想会被直接打入现实。

   首先,医生上门看病尚不合法。按照我国目前医生执业的相关法律,医生只能在其所属医院、获批的多点执业地点才能看病、开处方,否则涉嫌“非法行医”。尽管近些年来,该法律政策壁垒被认为有松动迹象,但在它未“解除”之前,有多少本已忙得不可开交的医生愿意承担此风险?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患者、医生的权益到底该由谁来保护?是医生自己还是滴滴公司?

   其次,“滴滴医生”推行的由专车司机接到预约并判断是否需要医生的模式,极其不专业,存在影响患者危急重症治疗的风险。此外,滴滴所属医生不少来自民营医院,其水平如何、有无资质等问题,都让人心中存有疑惑。

   再次,目前看,“滴滴医生”的模式不仅无法盘活医生资源,反而会加重看病难,导致医疗不公。有参与的医生说,本来一上午能看二三十个号,现在只能看两三个号,这说明医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被白白浪费在路上。而且这两天的实践显示,医生上门看的多数是慢性病,是社区医生就能解决的问题。硬生生把一个医生呼叫出来,对大多数守在医院的患者来说,意味着更漫长的等待。

   不可否认,待我国日后政策放开,医生上门看病不存在法律风险后,“滴滴医生”能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个性化医疗需求,作为一种商品能存活下去甚至盈利。

   但盘活医疗资源、分级诊疗的核心,都是要发挥医生最大的作用和价值,而不是将医生大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和少数人身上。

分享到:

人民日报:傲慢与冷漠成中国公立医...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口政策完善 健康服务要提供助力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