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媒体评论
做什么都不能丢了操守
发布时间:2013-10-09      来源:

  吊瓶、奶粉、果汁,这三样看似不太相关的东西,却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牵动了众人的心。月初,媒体报道称,中国人年均要“挂8瓶水”,远超发达国家水平;月中,央视曝光,奶粉企业通过向医院人员贿赂,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护士给初生婴儿喂某品牌奶粉作为“第一口奶”,令宝宝对其产生依赖;月底,安德利等三家果汁企业深陷“瞎果门”,因涉嫌使用“瞎果(指腐烂变质,或未成熟就掉落的水果)”制作果汁,引发国家食药监局的调查。


  从医疗到饮食,从婴儿到成人,不同领域的这几件事,细究起来,其实有内在的联系:当职业道德缺失,我们的生命健康将置身风险之中。


  课堂上,医学院老师教的是“能吃药最好不打针,能打针最好不挂水”;临床上,却是大把的医生将输液作为首选治疗手段。这种现象的形成,固然有患者自己的责任,但作为专业人士,医生们为何要听之任之?部分医生的失职,导致我们成了“吊瓶大国”,用药风险大增。根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


  多年来,专家一直强调,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口粮。但不法企业却利用喂“第一口奶”之机,将婴儿自出生起,培养成本品牌的依赖者,为日后牟利“打下基础”。而作为中间人的医疗机构,罔顾职业道德,不惜违反法规,为的是每个月从奶企那里领回300元到1万元的“回报”。


  用“瞎果”做果汁,据说是行业里的潜规则;也有专家表示,用成熟前跌落的水果做果汁,可能口感更好。然而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无法容忍花了高价买回的果汁里,还掺杂着腐烂的味道。更不用说,那些用腐烂水果制成的果汁,本就潜藏着有害物质。如果说,一家企业将有益健康的饮品,做成了威胁健康的饮品,那它的道德何在?


  无论从事哪种职业,能让人不顾操守的主因,无外乎一个“钱”字。输液比药贵,所以就顺势多开点;给婴儿喂口奶粉,举手之劳,就能月赚千八百块;用“瞎果”代替好果,成本至少省出2/3。如此利润下,难怪类似事端会屡禁不止。只是,做这些“小事”的人,是否曾在夜深人静时问过自己:“良心何在?”


  道德有条红线,无奈很多人视而不见。所以,守好法律这道红线,更显重要。做好监管的关键,不是等事发后咎责,而是在未发生之前控制。就像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评价果汁检测体系时所说,好的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从源头开始监管的。

分享到:

打击医药虚假广告要用重典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点:事业编制是医疗业的毒瘤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