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媒体评论
从“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看幸福
发布时间:2011-03-10      来源: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到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指标,这凸现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站在更上的一个高度,成为政府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大的一个亮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奇迹”。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如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等,尤其是人均预期寿命没有像发达国家一样快速增加。联合国所提供的数据表明,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的人均寿命增长了5.1岁,达到了73.1岁。上世纪60-70年代,是日本“腾飞”之时,这20年,日本人均寿命从67岁增加到76岁。2009年,美国人的平均寿命达78.2岁。这些指数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国际通用指标,反映一个社会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首次成为我国五年规划纲要预期性指标之一,是最具综合意义的民生指标,意味着我国从单向应急保民生走向全面综合改善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今年“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等一系列的具体惠民措施。

    据悉,“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成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财政支出三分之二用于民生集中财力办大事。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达到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将分别比上年增长16.3%、16.3%、16.6%,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030亿元,增长34.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8.5%,均创历史新高,开未来先河。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无疑是党和政府给老百姓的幸福生活送上的一个大礼包,不仅表现了党和政府在更高的水平上提高社会环境、社会文明程度的信心,也预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分享到:

《健康报》:互助献血咋就变了味?  上一篇 | 下一篇  《健康报》:别让职业病患者死在维...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