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讯 > 媒体评论
疫苗事件挑战公共卫生公信力
发布时间:2011-03-14      来源: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关系民生,涉及面广。2010年连续发生的3起与疫苗有关的事件,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公共卫生信息传播新视角”座谈会上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很担心的是,疫苗事件连续出现对公共卫生公信力产生了挑战。”曾光说。
 
    三起疫苗事件引发公众关注
 
    在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信息传播学组公布的2010年媒体关注的20个公共卫生热点中,与疫苗有关的就占据了三席。
 
    一是全国麻疹强化免疫提示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加强与大众的沟通。从2010年9月11日开始,全国1亿多名适龄儿童在10天内同时开展了一次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注射。但是就在开始接种疫苗的前几天,很多人的手机上都收到了不要注射麻疹疫苗的短信,并且声称此批疫苗是国外赠送的,是慢性毒药等。这一消息在家长之间引起了不小的恐慌。经过卫生部门、媒体的深入解读,全国麻疹疫苗接种顺利完成。
 
    二是山西“贴签疫苗”引发对疫苗的质疑。2010年3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山西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锲而不舍的患儿家长纷纷质疑:“接种了乙脑疫苗怎么又会得乙脑?”接种疫苗违规操作,还是“高温暴露”疫苗失效……矛头直指用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疫苗。
 
    三是狂犬病疫苗造假案再次引起对疫苗安全监管的热议。2010年3月31日,人们对山西疫苗的关注还没有消退,江苏常州又发生疫苗造假事件,涉嫌疫苗造假的江苏延伸公司被指长期故意造假,使问题疫苗流入市场致超百万人受害。疫苗安全的监管引起热议。
 
    对于2010年在公众中引起强烈“震动”的3起疫苗事件,曾光作了解读。
 
    曾光说,疫苗接种问题大家都很关心,对老百姓的影响也很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疫苗为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10年发生的3起疫苗事件,两起与疫苗质量无关,如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是谣言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的传播,阻碍人们去接种疫苗。而山西疫苗事件不是疫苗本身的问题,而是贴签的问题,把疫苗当成牟利手段。这一做法无疑是自毁长城事件,是对公共卫生公信力的极大挑战。狂犬病疫苗事件则是一种罕见的恶劣的犯罪行为。此前我国还很少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多为销售渠道或管理运营上出现问题。疫苗造假犯罪比制假药还恶劣,应该严厉打击。
 
    履行公共卫生责任要靠公信力
 
    曾光说,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国民健康为宗旨的公共卫生事业,只有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预防控制疾病流行,维护改善健康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众的健康素质,才能实现公共卫生宗旨。公共卫生的特点是公有、公平、公益、公开、公信。其中的公信指的就是公信力,是使公共信任的力量。公共卫生服务一直被视为国家对公民健康所承担的一种公共卫生责任,而这种责任的履行是以各种措施的实施为基础的,如计划免疫等影响群众行为的措施,无论其初衷多么美好,实施如何必要,其开展都要以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为基准。
 
    “只有民众信任政府,才会认可并接受政府的各种服务。一旦公信力受到损害,就会导致信任恶化的报复,导致公共卫生政策难以推广。”曾光说。
 
    曾光表示,媒体是社会公正的捍卫者、人民呼声的放大器、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是沟通政治家、民众和专家的主渠道。在涉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卫生挑战面前,公共卫生专家和媒体人应认真履行社会职责,科学解读健康信息,引领社会树立公共卫生观念,帮助人们把握健康行为,维护健康环境,共同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分享到:

京华时报:瘦肉精重出江湖消费者防...  上一篇 | 下一篇  过度治疗现象加剧看病贵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