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疾病 > 疑难杂病 >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09-08-25      来源:杨旭教授专著《肝病健康全书》(独家授权君健网 请勿转载)

    那么,到底如何具体诊断肝豆状核变性呢?美国2003年版《肝豆状核变性实用指南》及国内的权威著作均没有提出具体的诊断标准。制订一套简明、准确、可操作的诊断标准是困难的,但是又是临床工作非常需要的。结合我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我提出以下的诊断标准。诊断的主要指标是:①临床表现(神经病和/或肝病)、②K-F环(+)、③铜蓝蛋白<210mg/L、④尿铜>100 μg/24h、⑤驱铜试验>1500μg/24h。在上述5项指标中,4项或4项以上指标阳性可确诊。

    为了使诊断更为科学,通过分析我院100余例肝豆状核变性和1000余例其他肝病的临床资料,近年我建立了肝豆状核变性计分诊断系统。这一系统的特点是将各项指标按异常程度分级计分,因为病毒性肝病、胆汁淤积对铜代谢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计分时要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按照这一计分系统,最高为15分,7分以上可确诊肝豆状核变性,3分以下可排除肝豆状核变性,4~6分为疑似病例。这一方法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5.5%。这一方法同样适合于只进行了铜蓝蛋白和K-F检查的患者。(表1)

    对于疑似病例,应进行肝铜测定,如无黄疸,肝铜>250μg/g干重,可确诊。对于高度疑似病例,如不能确诊,又不能进行肝铜测定,可进行青霉胺驱铜治疗,如数月后如病情好转,支持本病的诊断。

    无论确诊病例或疑始病例,有条件的可进行基因检查。但基因检查的阳性率低,未发现基因突变不能排除本病。

表1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计分标准

评分标准

3

2

1

0

-1

―2

铜蓝蛋白

≤80

80-

150-

210-

400-

>500

K-F环

典型

不典型

 

阴性

 

 

尿铜μmg/12h

>400

200-

100-

50-

30-

<30

驱铜μmg/24h

>2000

1500-

1000-

500-

300-

<300

临床表现

不自主运动+不明原因肝病

不自主运动、不明原因肝病

溶血、血尿、骨关节痛,内分泌失调等

 

已明原因肝病

胆汁淤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诊断课题获得...  上一篇 |下一篇  肝豆状核变性实验室检查

 
提交评论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198号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