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主题 > 精彩专题 > 健康书屋
敢问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1-05-03      来源:
古城长沙,湘江左岸。

时光回溯到公元1990年。一个春雨潇潇的日子。国家卫生部前部长陈敏章一行来到一处叫桐梓坡的荒野之地。闹市离此远矣,极目之处,少见人家……

岁月悠悠。如今,这里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部属大型综合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红墙绿树间,国内一流的移植医学中心大楼拔地而起;占地8000平方米的国内目前最大的医院园林里,亭台廊榭,曲径通幽;妙曼的音乐喷泉,如茵的草坪绿地,披绿的移植古树,让人忘却着疗疾的忧伤……

可是,又有谁知道,在这片占地220亩,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的花园式的医院院区里,仅仅五年前,仍是野草没人。低矮的棚屋里,挤住着求医的病人;泥泞的小道上,充斥着行走者无奈的叹息。医院发展,举步维艰!甚至到了不得不将部分职工分流到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上班的地步。

湘雅三医院路在何方?

上自京城里的国家卫生部,下至湘江岸边的普通百姓,都在为这所新建的医院前景担忧。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奇迹在这里发生了。

1999年5月,以黄祖发教授为首的医院新班子临危受命。

四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与1999年同期相比:医院门急诊人次年均增长38%;出院人次年均增长50%;固定资产年均增长30%;医疗总收入年均增长131%。一位来自美国的CMB官员到这里考察后,不由地 赞叹:“湘雅三医院是我所见到的中国医院中改革最科学、最实际、最彻底的国有医院。”

在改革的浪潮中,湘雅三医院如凤凰浴火般新生!

 

南湘雅、北协和,湘雅三医院要从荆棘中辟出生路

 

早在1996年,湖南医科大学在一次韶山会议上为三院的办院方向发生过激烈争论。有人说,三院是医大的包袱,卫生部将全部的8000万元都投给了三院,连校本部及其它两所附属医院的份额都挤光了;于是,有人建议,将三院改成湘雅医院、湘雅二院的专科医院。是当时的胡冬煦校长力挽狂澜:“南湘雅、北协和,湘雅医院是当年的教会医院;湘雅二院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批部属医院;而湘雅三医院是改革开放期间的产物。三个不同时期啊,同志们!这是历史的选择!三院只能办,而且要办好!”

在老校长的心中,这或许还有着某些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情结。

可是穷家难当啊!从国家卫生政策的大背景来说,一方面,医院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单位,不允许完全按成本收费;另一方面,国家又不能全额的对医院的政策性亏损实行补偿。这就使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两难境地。恰在此时,有消息传来,与湘雅三医院同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的另两家新建的部属医院中,有一家已经向社会公开拍卖!

黄祖发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不敢想象有一天他的医院也被拍卖。现在,他没有退路了。他要豁出去了。

从接任的那一天起,黄祖发就开始每日每夜地苦苦思索和谋划,绞尽脑汁去探索一条救院和治院的新路。在那些日子里,全院各科室白天上班,晚上开会,谈规划、找对策,共谋发展大计。按照他的设想,1999年下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稳定人心、统一思想、摸清家底、找准方向。他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和职工谈心,一笔一笔地算账:人头费要多少?水、电、气消耗要多少?差旅费、培训费、房屋维修费要多少?从一个个科室的收支细账算到全院一年的收支细账;又从全院的收支细账算到每个职工个人的收支细账。他不记得到底找过多少人谈话,也不记得和多少人算过一笔笔枯燥的数字,只知道自己口讲干了,脑袋也想大了。终于,他摸清了全院的家底,理清了办院的思路,提出了2000年为医院全成本核算年。通过这次长达半年的全院上下大讨论,共收集到各种意见和建议800余条,职工思想得到空前的统一。大家认识到,要兴院,先救院;欲救医院,必须深化改革,走出自己的新路。湘雅三医院的改革从此拉开了序幕。

在那些日子里,黄祖发真可谓呕心沥血。他忘了白天黑夜,忘了一日三餐。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和疲惫,使他一次次病倒。他明显地消瘦下来。春节了,当着“穷”家的黄祖发又要想方设法给职工筹措过年物资,他要让辛辛苦苦一年的职工高高兴兴过年。离春节只最后几天了,就在那个飘着雪花的晚上11点多钟,他从门诊去住院部,正要跨过一条小沟,忽然一阵眩晕,摔倒在水沟里。好不容易他才从沟里爬起来,只见左手掌上划出一道长长的伤口,鲜血一滴滴流在雪地上。他去门诊缝合好伤口,带着一身泥水回了家。妻子朱雪艳见了,忍不住眼泪一串串往下掉。至今,在他的手掌上,仍然留着那一道旧日的伤痕。

艰难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仿佛一眨眼间,2000年又过去了。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制的管理办法终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效。这一年,全院业务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长50%。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们从医院的改革中看到了希望:湘雅三医院有救了!

 

黄祖发说:治院之道亦如棋道

 

那还是1993 年11月间,黄祖发曾去美国考察过医院管理。那是他第一次走进洋人的医院。他吃惊地发现,美国医院的管理模式跟我们大不一样。他去考察的那家美国医院跟他曾经服务过的湘雅二医院规模差不多,却只有5个后勤人员,而当时的湘雅二医院后勤人员多达480人;在美国,人家的医院院长并不一定是医生。医院就像一个大市场,各个临床科室就像大市场里的小企业。科主任跟院长的关系并非完全的上下级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合作关系。就仿佛在一家大医院里有许多家小医院,科主任们就是这些小医院的“院长”,地地道道的自己当家,专家治院。整个医院运作,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却井然有序。黄祖发不是那种白花国家的“银子”,去洋人那里兜风的主。他是个有心人,他记住了那次美国之行。他一直在想,怎样把人家洋医院的管理模式学过来,并结合自己的国情,洋为中用。美国之行后的六年,也就是1999年的下半年,黄祖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湘雅三医院这个棋盘上,动出几着“险棋”来。

分享到:

盛世华章写春秋  上一篇 | 下一篇  株洲“梅花K”假药案追踪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junjian99.com  关注白领健康  专注疑难杂症
关于君健网和医学 - 网络营销中心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隐私权政策
©2005-2015   君健网    湘ICP备13009358号-1